常见废水除硬工艺对比
发布日期:2024-12-06 作者: 点击量: 473
很多行业排放的废水都存在高盐、高硬度的问题,需要经过预处理有效去除硬度,再结合其他技术除去废水中的污染物。目前降低废水中硬度的方法主要有流化床结晶法、高密池沉淀法、离子交换法、电化学法,双膜法等,这些方法各有技术特点,以下为常用除硬工艺的技术对比。
项目 | 原理 | 技术特点 | 投资成本 | 运行成本 | 使用水质 |
流化床结晶法 | 将诱导结晶原理与流化床工艺相结合,添加颗粒状填料作为诱导晶种,并加入反应药剂,通过调整废水的过饱和度及载体上升流速,使预处理的无机离子(如钙离子)在载体表面形成稳态结晶体(碳酸钙结晶),从而有效降低水中无机离子的浓度。 | ①流程简单,占地面积小:取代化学混凝沉淀工艺中的混凝、絮凝、沉淀、脱水等阶段; ②节省药剂:药剂减量约30%,污泥减量约60%,且无需脱水系统,运行成本低; ③资源化:排出晶体含水率≤10%,晶体可资源化利用。 | 中等 | 低 | 适用于工业循环水、煤化工气化灰水等高盐废水除硬。 进水硬度范围:500~2000 mg/ |
高密池沉淀法 | 通过向水中投加适量的化学药剂,使钙、镁离子与药剂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物,然后通过高密池沉淀、过滤等工艺将其从水中去除。 | ①大规模废水处理,适用性广; ② 操作简单、去除率稳定; ③设备一次投资少、运营成本较低。 | 中等 | 中等 | 适用于多种场景,气化灰水、高硬浊净循环水等,进水硬度范围:300~2000 mg/L |
离子交换法 | 利用特定的离子交换树脂,将水中的钙、镁离子与树脂上的钠离子或氢离子进行交换,从而达到降低水硬度的目的。 | ①去除彻底,可将水体的硬度降到很低。 ②树脂可再生回用; ③工艺简单,污泥量很少,操作简便。 | 高 | 高 | 适用于低浓度、小水量的污染物水系统,包括纯水、超纯水的制造,食品行业用水。进水硬度范围:≤300 mg/L |
电化学除硬 | 利用阴阳两极反应与电场作用,通过水的电解反应在阴极附近产生高pH环境,促进水中的H2CO3或HCO3-向CO3 2-转变,提升局部CaCO3、Mg(OH)2的过饱和度,促进其结晶析出,最终降低水的硬度。 | ①工艺流程简单,易于调节。 ②不需添加药剂,绿色无污染。 ③可实现自动化,适用范围较广。 | 较高 | 中等 | 一般应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除垢,也适用于含钙、镁离子的工业废水,如电镀废水、金属表面处理废水、高盐废水、矿井水等处理。进水硬度范围:300~1000 mg/L,碱度要高。 |
对比总结:
(1)高密池除硬法:适应性好,但是占地大,操作强度大,污泥量多,难以自动化运行;
(2)离子交换除硬:适合低硬度来水,产水质量高,处理高硬度废水时投资大,树脂再生频繁,产生大量高盐再生水;
(3)电化学除硬:更适合于较高的废水除硬,去除率受废水碱度影响,污泥量多,投资较高;
(4)流化床结晶除硬:适合高硬度废水除硬,流程简单,自动化程度高。
上一篇: 如何选择合适的反硝化工艺
下一篇: 2024年终总结大会